浙江钟表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| ||
| ||
钟表业是高精密机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业,业内有“钟表强则精密制造强”之说,长期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、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。同时,钟表兼具时尚特征和文化内涵,是品牌价值尤为凸显的特殊消费品。发展钟表业,对带动精密制造发展,加快品牌强省建设,扩大文化时尚消费,具有重要意义。 一、浙江钟表业现状:省内规模较小,浙商在省外创造的产值远高于省内 (一)省内钟表业发展迅速,但规模依然偏小。 改革开放40年来,我省钟表业发展迅速,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钟表整表和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地之一。产品种类丰富、性价比高,钟表设计、配件和机芯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。据中国钟表协会统计,2017年底,我省有钟表生产企业100多家,年产值约50亿元;流通企业200多家,年销售100多亿元。借助互联网发达优势,已成为钟表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。杭州手表公司等企业,具备批量生产陀飞轮、超薄型、计时码表等复杂机械手表的能力,产品技术、性能、稳定性等接近瑞士、德国水平。但与总体来看,我省钟表业规模偏小,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7年全国钟表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33.3亿元,我省钟表业规上企业产值10亿元,仅占全国2.3%。 (二)省外浙商发展好,产值规模远高于省内。 受多种因素影响,我省不少企业往广东、瑞士等地发展,势头较好。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钟表商会估算,仅在深圳的浙商钟表企业年产值约240亿元,是我省钟表业产值的近5倍,其中,浙商创立的全国著名钟表品牌中,格雅、雷诺、宝时捷、古尊等均在广东。同时,新光集团、杭州正驰达公司等企业通过参股或成立公司等形式在瑞士设立企业,注册几十个钟表品牌,且发展较好。瑞士著名钟表品牌英格纳即为香港籍宁波老板李惠立家族控股。国内唯一中高端钟表品牌万希泉,掌门人是香港籍杭州浙商。 二、与深圳相比,浙江钟表业发展差距明显 (一)从规模品牌看,深圳钟表业发展水平较高。 我省钟表产业规模偏小,尚没有叫得响的钟表品牌,杭州手表公司,以生产机械机芯和零配件为主;义乌等地企业生产的礼品表等则低端为主。而深圳,是我国钟表企业最主要聚集地,2016年产值就超过600亿元,占据全国钟表业半壁江山。“深圳制造”钟表自主品牌100多个,占国产品牌60%以上;全国钟表业中国驰名商标8个在深圳,其中3个为浙商品牌;中国钟表10强企业,6家在深圳;参加全球顶级专业钟表展的“中国军团”,80%来自深圳。深圳飞亚达更是以自有品牌开辟了欧洲32个国家市场。 (二)从技术水平看,深圳钟表业创新能力较强。 我省缺乏高品质钟表研发团队,无高等院校承担钟表设计研发,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,产品迭代升级步伐较慢。而深圳,得益于科技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,钟表业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不断增强,汇集众多钟表业人才,在研发设计上领先一步,且利用在时尚钟表领域的优势,大举进军智能穿戴行业,尤其是专注精密制造企业,创新设计层出不穷,与互联网深度融合,助推钟表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。2016年,深圳智能穿戴产品产值200亿元,占钟表产值三分之一。 (三)从政策支持看,深圳钟表业列为重点产业。 我省钟表业产值体量小,技术水平低,未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关注,支持钟表业发展政策极少。而深圳,将钟表业作为战略性、时尚新兴产业重点打造,制定出台产业政策,建立“产业推广、技术创新、信息研究”3大体系21个服务平台支撑体系。将钟表产业集聚基地作为九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,打造“中国时间谷”,是商务部确认的首批两个“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基地”之一。2011年开始,深圳每年举办“中国·钟表文化周”,助力钟表品牌走出国门。 (四)从产业集聚看,深圳钟表业形成完整产业链。 我省钟表业主要集中杭州、义乌等地,2014年临安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钟表协会授予“中国钟表配件之乡”。但总体看,钟表企业分布较为分散,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,无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。而深圳,以钟表产业集聚基地为依托,已经形成覆盖精密加工设备制造、机芯、表壳、表盘、表带、芯片、电路板等研发设计、加工制造、试制检测等完整产业链,成为全球主要钟表品牌的生产和配套基地,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落户。 (五)从行业组织看,深圳钟表业协会作用较大。 我省钟表行业协会建设薄弱,近年来,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钟表商会,已连续5年举办国际钟表珠宝商业大会,但影响力偏弱。而深圳钟表业协会,在产业园区建设、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连续主办28届中国(深圳)国际钟表展览会,国际国内影响力巨大;制定《深圳市钟表行业知识产权规范公约》,规范企业经营,参与国际竞争。 三、推进浙江钟表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重点在增强创新能力、打造工匠精神、发展创业平台、改善营商环境四方面加大力度。 (一)着力增强创新能力,加快转型升级。 钟表业技术与时尚兼具,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、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,我省钟表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、品牌设计和研发投入,依托文化创意和高校平台,建设高水平研发设计中心,满足消费升级需求,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、时尚化产品。推动钟表与老字号、非遗技艺、旅游资源有机结合,开发“艺术+钟表”、“文化+钟表”产品,弘扬优秀文化。推动“电商平台+钟表制造”,拓展销售渠道。积极融入全球钟表供应链体系,借助“一带一路”契机,生产具有异域文化特色产品,抢占中高端特色钟表市场。 (二)着力打造工匠精神,提升技术含量。 2016年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提出“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”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“建设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劳动者大军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”。钟表业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,我省钟表行业要借鉴世界钟表强国和知名企业质量控制方法,以质取胜,树立工匠精神标杆,重视工匠精神打造。强化职业教育建设,提高高级技能人才待遇,开展设计大师、制作大师评选,在全社会树立尊重技艺、崇尚工匠的良好氛围。 (三)着力发展创业平台,推进协同发展。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:“要通过补短板、挖潜力、增优势,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,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。”我省钟表业要以临安钟表配件产业为依托,深度挖掘资源禀赋,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钟表为特色,打造集文化旅游、生产制造、购物消费于一体的“钟表小镇”。着力发展创业平台,推进产业链招商,吸引钟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,引进高端、核心制造环节和知名钟表品牌及机芯企业,打造高水平精密制造产业集群。 (四)着力改善营商环境,有效利用资源。 钟表业是高端制造和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,与现代轨道交通、智能装备制造、信息产业密切关联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,聚合各种资源,在政策上予以支持,为机械、智能腕表和高端装备制造提升奠定基础。目前众多浙商钟表企业,有回浙创业的意愿,要积极创造条件,吸引其回浙创建高品质品牌。要充分利用与瑞士汝拉州友好关系,建立钟表产业合作机制,引进精密装备企业,提升钟表制造水平。要加大对中国(杭州)国际钟表珠宝展会支持力度,强化品牌推介宣传,进一步扩大影响力。 (商贸发展处供稿) | ||
打印关闭 |